1、转包 / 分包责任:找没资质的包工头,工人出事企业要担责
企业注意:把活儿包给没资质的小团队,对方工人欠薪、受伤,企业得负责;找正规公司分包则无责,建议建“合格分包商名单”。
员工注意:跟着没资质的包工头干活,拿不到工资或受伤,可直接找上游承包公司维权,不用怕“没人管”。
2、挂靠经营责任:别人挂你公司名,他的工人你得管
企业注意:个体司机、施工队挂你公司名经营,他们招的人出问题(欠薪、工伤),你公司要担责,可收保证金降低风险。
员工注意:哪怕是挂靠方招的你,只要干的是被挂靠公司的活,就能直接找被挂靠公司要钱,对方不能推脱。
3、关联单位用工:集团内交叉干活,谁发工资谁担责
企业注意:母子公司、总分公司交叉用工,签了合同按合同算;没签合同的,看谁发工资、安排工作,内部约定责任需员工同意。
员工注意:在几家关联公司来回干活,没签合同也能凭“工资条”“工作证” 等证据,要求所有关联公司一起担责。
4、外国人用工:3 类情况算合法,权益和中国人一样
企业注意:只有这 3 类外国人算劳动关系:持永久居留证、有工作许可且合法停留、按规定办手续(如专家签证),其他情况不算但要付工资。
员工注意:符合上述情况,社保、工资、工伤待遇和中国员工一致,不用担心“外籍身份没保障”。
5、外国代表处诉讼:在华打工,直接告代表处就行
企业注意:外国公司在华代表处可直接当被告,没钱赔可追加外国总部,不用找国外公司。
员工注意:和代表处有纠纷,不用去国外打官司,国内法院可处理,执行方便(如冻结代表处账户)。
6、未签合同二倍工资:按实际工作日算,拖得越久赔越多
企业注意:没签书面合同要赔二倍工资,不满 1 个月按实际工作天数算(如干 20 天,按 20 天工资 ×2 赔),避免员工 “乱要价”。
员工注意:可算清赔偿(日工资 = 月工资 ÷21.75× 天数 ×2),企业拖得越久,赔得越多,能督促尽快签合同。
7、 二倍工资例外:3 种情况可不赔,需拿证据说话
企业注意:地震等不可抗力、员工故意不提供身份信息、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况,可不用付二倍工资,但要提供证据(如员工拒绝签约记录)。
员工注意:企业不能以“忘了签”“HR 离职” 为由不赔,只有上述 3 种情况才有效。
8、合同自动续延:医疗期、孕期内,合同到期不算完
企业注意:员工在医疗期、孕期等特殊时期,合同到期会自动续延,不用补签也合法,降低忘签风险。
员工注意:特殊时期合同到期,企业不能终止,要续到特殊时期结束(如医疗期满),不用担心“被赶走”。
9、无固定期限合同补签:补签后,之前的二倍工资不用给
企业注意:该签无固定期限合同却没签,补签后员工不能再要之前的二倍工资,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。
员工注意:补签后工作更稳定,但补签前的二倍工资可能拿不到,建议尽早要求签合同。
10、连续签两次合同:想躲?延长合同、换公司签都算
企业注意:延长合同累计超 1 年、约定期满自动续延、换关联公司签但工作没变等,都算 “连续签两次”,下次需签无固定期限合同。
员工注意:企业耍花样规避的,可要求按规定签无固定期限合同,不能再以“合同到期” 为由终止。
11、合同到期还干活:1 个月内没说不续,员工可要求续签
企业注意:合同到期员工还上班,1 个月内没说不续,之后不想续只需付经济补偿,不算违法。
员工注意:干满 1 个月企业没异议,可要求按原条件续签,符合无固定期限条件的,可要求签无固定期限合同。
12、服务期违约赔偿:培训花的钱可追回,但不能要天价
企业注意:给员工特殊待遇(如出国培训)并约定服务期,员工提前走可要求赔偿,但不超实际损失(如培训花 5 万,干 3 年离职最多赔 2 万)。
员工注意:因企业欠工资、没缴社保离职的,不用赔违约金;违约金太高可要求法院调低。
13、竞业限制:普通员工不用怕,限制太宽可主张无效
企业注意:只能和接触商业秘密的员工(如技术、核心销售)签,范围、地域要合理(如接触北京客户,不能限制全国),否则无效。
员工注意:没接触秘密(如前台、行政),签了限制也无效;限制太离谱(如“5 年内不能干这行”)可主张无效。
14、在职竞业限制:高管在职时不能去对手那兼职
企业注意:可和高管、核心技术人员约定“在职时不能去竞品公司兼职”,不用额外发补偿,员工违约要担责。
员工注意:普通员工不受此限制,只有掌握秘密的人需遵守,且不能影响正常工作(如不能禁止非工作时间干无关兼职)。
15、竞业限制违约赔偿:违约金太高可调低,不用怕赔不起
企业注意:员工违约可要求返还已发补偿并付违约金,但违约金远超实际损失的,法院可能调低。
员工注意:违约金明显高于企业损失(如造成 10 万损失,约定赔 100 万),可申请法院调低,避免 “过度惩罚”。
16、合同不能继续履行:这些情况,企业赔钱就行不用续
企业注意:违法解除后,若合同在诉讼期间到期、员工已入职新单位等,不用继续履行,只需支付赔偿金(2N)。
员工注意:企业不能随便说“没法履行”,不符合上述情况的,需继续履行合同或赔更多钱。
17、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:干有害工作,离职前必须查
企业注意:员工干接触粉尘、化学物质等有害工作,离职前必须安排体检,员工无理由拒绝可终止合同;没安排则违法。
员工注意:有权要求做离岗前体检,企业不安排的,哪怕已离职,也可要求恢复劳动关系。
18、违法解除工资:打官司期间,工资要照发
企业注意:违法辞退员工,员工要求继续上班的,从被辞到恢复工作期间的工资要按正常标准发,员工有过错可按比例少给。
员工注意:企业违法把你赶走,打官司期间的工资(如 3 个月)要照发,不能少给,倒逼企业规范解雇流程。
19、社保相关:约定“不缴社保发补贴” 无效,该补还得补
企业注意:和员工约定“不缴社保发补贴” 没用,必须补缴,补缴后可凭证据要回已发的补贴(如工资条注明 “社保补贴”)。
员工注意:签了“自愿放弃社保” 也能要求补缴(自己承担个人部分,如养老 8%),企业不缴可辞职要补偿(干 1 年给 1 个月工资)。
20、 仲裁时效:维权要及时,社保追缴有特殊规则
企业注意:觉得员工维权“过了 1 年有效期”,必须在仲裁时提,到法院再说没用(除非有新证据证明员工早已知情)。需注意,最高法劳动争议司法解释(二)第二十条仅针对仲裁时效抗辩规则,未直接规定社保追缴年限。在社保追缴实操中,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通常依据《劳动保障监察条例》,对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行为进行查处时,存在 2 年时效限制。但如果欠缴行为处于持续状态,那么该 2 年时效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。
员工注意:企业不能“突然说过期”,只要你一直在催(如年年要社保),时效可重新算。在社保追缴方面,虽然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查处可能受 2 年时效限制,但由于社会保险费缴纳属于行政征收范畴,与行政处罚性质不同,从法律层面来看,法律法规并未对追缴社会保险费的历史欠费明确限定追缴期。因此,员工有权积极主张自身权益,对于多年前的社保欠缴情况,即便超过 2 年,也可通过向社保经办机构投诉等方式,尝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,要求企业补缴社保费用。
实践提醒:企业要留好用工证据(工资条、合同等),员工要保存维权记录(沟通记录、主张权益的凭证),避免纠纷时“举证难”。